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空想#23




2013/8/12///

昨晚的夢,像翡翠一樣,乾淨,亮眼,淡淡散發自然芬香。
是我對你的想念與愛。
是第二個夢關於你

來不及將初次的夢深刻印記在心懷中,
大概約莫過了好幾個日子,努力回憶那晚的興奮以及曖昧,回味到更辛酸的疼痛。
我該死的忘了那一晚你與我。

於是決定寫下所有和你的一切,
即使細碎,即使殘破,即使渺小,也想要拼湊出一點點的完整。

你偷偷竄入我的腦海裡,因為太思念了,你也許在對面隔海都能感受得到。
夢中有好多好多人,像在真實世界。你被他們環繞,被他們喜愛,他們渴盼你的笑容,也嚮往你的注視。
從你雙手,透過你那最讓我沉淪的溫柔眼眸,有多少人期望你的捕捉。
如同我。


場景是設在你的粉絲見面會,有著溫暖橘黃的燈光,灑下一抹抹被你渲染出來的快樂。
坐在擺滿你的明信片與印章的木頭桌子前的你,正忙碌地對每個想與你親近的人照料、微笑。
站在人群的後頭,默默看著你孩子氣的笑容,還有一雙溫柔的眼睛,
我的意識持續清晰,強烈感受到我正安慰著自己,說這樣就夠了。
然後另個聲音跳出來:
「不夠,永遠也不夠。愛一個人的心是怎樣也無法覺得足夠的。」
所以我擠進人群,假裝看你的明信片,只是想要得到你的注視。
你看見了我,我們四目相接。
現場太混亂了,你出聲要大家安靜,一個一個來。

我又默默離開了。
與現實中的一切穩合。

---------------------------------------------------------------------------------------------------------------------------------------------------------

一邊是隻身站在階梯的我,一邊是被人群圍繞的你,明明距離只有幾公尺,心卻是這樣遙不可及。
你叫著那些似乎是被你看中的女孩們的名字,一一發著紙張。
你又對她們微笑了。
所以有點想哭了。癟起嘴,打算像往常一樣悄悄離去。

低著頭走往樓下,忽然一道溫柔而堅定的聲音竄入我耳裡。
我的名字被大聲喊住。一瞬間心被卡住。

在轉過頭看見你從樓上衝衝跑下來時,不爭氣的心臟不停跳動。
希望你沒有聽到我那丟臉羞恥的巨大心跳聲。

「你是XXX嗎,這是妳的紙,信箱跟電話號碼在確認一下呦!」你看著我,微笑對我說道。

天曉得我多渴望從你的眼看映出我的眸,
四目相接的瞬間像是被吸引到另個平行時空,
心熱熱地﹑刺刺地,我覺得我快要死掉了。

如果愛,是這麼熱切而深刻,我想我是真的愛上他了。
脆弱而敏感的愛上他了。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抄字#12

2013/8/6///

#1

所謂公民意識,第一條就叫做:「我們絕不袖手旁觀」。 --王丹

#2

Even if you have nothing, 
if your mind is alive, you will amass things in no time.

即使你一無所有,只要你的心還存在,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累積龐大的事物。 --Catherine Yen

#3

If your dreams don't scare you, they are not big enough.
如果你的夢想沒有驚嚇到你,那表示你的夢想不夠大。 --Catherine Yen

#4
Sometimes I think a soulmate is someone who will make you be the most "you" that you can possibly be.

有時,我認為「靈魂伴侶」事一個可以讓你成為最淋漓盡致的「你」的那個人。 --Catherine Yen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抄字#11 良知與服從命令

2013/8/3///

『這個世界在法律之外,還有「良知」這個東西。
 當法律和良知衝突的時候,良知是最高的行為準則,不是法律。
 尊重生命,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你還有別的選擇 …(共業中的別業,值得一讀的文章)

這個故事發生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的德國。
1991年9月,統一後的柏林法庭上,舉世矚目的柏林圍牆守衛案將要開庭宣判。
這次接受審判的是4個年輕人,30歲都不到,他們曾經是柏林牆的東德守衛。


兩年前一個冬夜裡,剛滿20歲的克利斯和一個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牆企圖逃向自由。
幾聲槍聲響,一顆子彈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腳踝被另一顆子彈擊中。
克利斯很快就斷了氣。他不知道,他是這堵牆下最後一個遇難者。
那個射殺他的東德衛兵,叫施密特。當然他也絕沒想到,短短兩年之後,圍牆被柏林人推到,
而自己會站在法庭上因為殺人罪而接受審判。
辯護律師聲稱,這些士兵是執行命令的人,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不過這樣的辯護最終沒有得到法官的認可。
因為類似的辯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倫堡審判法西斯戰犯時,已有先例。
當時各國政府的立場不約而同:不道德的行為不能借口他們是奉政府的命令幹出來的而求得寬恕。
任何人都不能以服從命令為借口而超越一定的道德倫理界線。


柏林法庭最終的判決是:判處開槍射殺克利斯的衛兵施密特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釋。
法官這樣對被告解釋他的判決:
東德的法律要你殺人,可是你明明知道這些唾棄暴政而逃亡的人是無辜的,明知他無辜而殺他,就是有罪。
 這個世界在法律之外,還有「良知」這個東西。
 當法律和良知衝突的時候,良知是最高的行為準則,不是法律。
 尊重生命,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你應該早在決定做圍牆衛兵之前就知道,即使東德國法也不能抵觸那最高的良知原則。』

審判台下的旁聽人群中,坐著兩位心情複雜的母親,她們是被害人克利斯的母親和被告施密特的母親。
克利斯的母親在法庭上第一次見到了兒子被洞穿前胸的照片,自然傷心欲絕;
施密特的母親心情也很複雜。
我在想,如果時光能退回兩年,這位疼愛孩子的母親會不會告訴兒子:一定要記住,你還有別的選擇?

一位曾經擔任過邊境守衛的前東德人被問:「您說,圍牆的守衛在改朝換代之後受審判,公不公平?」
得到的回答是:「當然公平。」
「是總理命令他們開槍的沒錯,可是沒人命令他們一定得射中呀!」
「開槍可以說是奉命,不由自己,可射中,就是蓄意殺人嘛!」

「注」1989年11月9日,越來越多的德國群眾走向街頭。他們向柏林牆進發。
守衛柏林牆的士兵一直等著上級的指示,可上級默不作聲。
默不作聲正是上層的一種選擇
這一選擇促成了柏林牆守牆士兵們的選擇:後者乾脆放棄了守衛,站在一側無為以對,順應了天意。


事情的發展,朝著戲劇化的高潮轉化,許多人做夢也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
有人站出來高呼著推倒柏林牆,結果一呼百應,數十萬群眾一眨眼工夫居然把數十里市區的柏林牆推倒。


轉貼自 Catherine Yen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空想#22




(此篇將以倒敘法敘述)

2013/6/22///
空想#1
走了一個階段,過了一個旅程,我們都知道,要一直一直走著,一直一直向前走著。
偶爾回頭看看走過的路,跨過的陡峭,都是要回憶與提醒自己當初那顆最純真最善良的心。
不要遺忘了痛苦,不要遺忘了惡劣,它們無所不在,無所不入侵。
可記住了只要自己還充滿「愛」,一切都可以把它們看得很淡很淡,
淡到因為愛太滿了而容不下悲傷與邪惡
我們彼此都是這麼努力地在不同框框中過著不同生活,接收不同理念,愛著不同的人。
但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們怎樣也無法輕易更改變動對彼此的關心跟在乎,這無關於存在的距離,無關於互動的次數,無關於外在眼睛所能視及的。
單單只要看人性最脆弱、最隱藏、也最黑暗的那時刻,愛與不愛是多麼大方地坦露出來,不帶游移,不帶疑慮,
是這樣地橫衝直撞,撞至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心甘情願。
單單只要看人性最脆弱、最隱藏、也最黑暗的那時刻,愛與不愛是多麼大方地坦露出來,不帶游移,不帶疑慮,
是這樣地橫衝直撞,撞至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心甘情願。

把愛失了焦,拿什麼根本來談
我深知我對的基底再熟悉不過了,我是冷漠的,不輕易表露在乎與關心,習慣了將自己隱匿在最深最深處,
可不願輕易讓人觸摸並不表示我不懂得愛人,並不表示我不看重感情。
我或許對「愛人」不是很了解,我一直都在摸索,也覺得自己有越來越懂得如何去實現愛。
只是太根深柢固的缺陷要短時間內輕易緩和不是嘴巴說說就能做到的。
我比身邊任何一個人都還要努力地去學習實施愛,
因為我的內在缺陷導致我必須是在這人生路碰到要比別人多上無數倍的刺與痛傷。
但我甘願。
我絕對不輕易接受「你不懂得愛人」這句斷語。
就是因為太想要愛人了,才這樣無法大大方方地袒露自己。
因為想要把保留的那些部分都留給自己深深熱切摯愛的人。





2013/6/21///
日誌#3
原來跨出第一步去主動並不難,
大概對象是妳也就簡單許多(笑),也或許是因為自己太不想要失去這樣深愛且相當重要的人。
四年前,在最最最最最最初大學開啟里程的那時候,我們彼此認識,
談不上來的化學作用在我們之間發酵,無法解釋為什麼這麼喜歡妳,無法形容為什麼這麼想跟妳好。
妳真的太好、太好了,善良,可愛,貼心,靜靜地聽著我說話,
我們可以好自然、好自然的大笑嘻鬧,妳讓我像回到高中時期那樣讓我那麼做自己,那麼放得開,
不感到任何害怕,不感到任何壓力,就是這樣坦蕩蕩呀,就是不需要特別原因地一起笑出來嘛。
謝謝妳,陰雨天的電影日(World War Z)有著微妙的迷離情感,悶悶地,又抗拒不了開心幸福。
喜歡妳。也謝謝妳。
 


2013/6/20///
日誌#2
我們從最一開始認識,然後一起上課,變要好變熟悉,再到彼此摩擦,
接著中間好長一大段的時間我們斷了聯絡,失了互動,
可因為了解彼此吧,我們走過來了,更深刻的體恤與怎麼樣也不願放手的情誼就蔓延延續到了現在。
謝謝妳,也謝謝我自己,我們讓彼此走過來了,
現在更加知道朋友倘若懂你、了解妳,就是會走好久,好久,好久。
好多事情都像注定般了,沒有緣分,我們怎麼樣也無法相遇然後認識。
頻率太重要了,因為妳懂我,我懂妳,我們的頻率就是可以好合拍。
我喜歡這種感覺。也喜歡妳聽我說話讓我發牢騷然後默默站在我身邊陪我。
更喜歡妳那總是不顧一切就是要為對方付出到底的心,受了傷害也不退縮。
妳說妳害怕自己會變邪惡,
但是不要怕,因為妳有著誰也帶不走的善良跟真誠
而那是為什麼我可以這麼喜歡妳想一直跟妳走下去的最大根本。
妳有的正是現在混亂社會與荒謬世界所打也打不倒的萬靈丹。
鄧不利多說「愛是一切的萬靈丹」,
妳大概不知道我每次提醒著自己這句話時,在回頭想想系上所帶給我的一切的紛亂與傷痛,我總會想到妳。
想要一直、一直、一直跟妳當好朋友,不管我在哪,妳在哪。
喜歡妳,更謝謝妳。




2013/6/16///
日誌#1
這一天的夜晚是屬於我們第一次的約會,宣告開啟結束。
對於妳的邀約,
我到現在還是深深感到驚訝與興奮,以及感動。
而且更難以描述的是好開心自己被妳喜歡。
因為喜歡妳
一個美麗的夜晚,充滿了那往上奮力噴灑的水舞,與一部動人心弦的電影(The Great Gatsby)
不知道是否只是單單選對了好電影,
還是,就只是在這種看似遠遠分離又再親近不過的敏感時刻而去帶出了更多的深刻感受
眷戀每一次跟妳抽菸的時刻,每秒都像是在拚命揮灑般,不願留任何遺憾。
微渺也不放過。
感謝上帝讓我們擁有共同的課,給了我們一個相遇又相識的機會。
不去想認識的長與短,感情能否走的遠是在我們自己身上。
感謝我們是這麼的合,這麼的聊得來,說大笑就大笑,想哭就再對方面前哭,沒有什麼畏懼與尷尬。
喜歡妳。謝謝妳。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音樂字條#3

2013/6/3///
Swim Deep-She Changes the Weather

I wanna be everything that I'm not
I wanna be rich, I wanna show off
Just a desperado, with a sour twist
It'll all come sweet on your lips 

'Cause I'm in love, so old
Put your flowers down, it's too cold
Fuck your romance, I wanna pretend
That Jenny Lee Lindberg is my girlfriend

With the sun on my back it's a nice day
I will never ch-choose any other way

I need to come home to see my friend

I need to come down to feel insaneI know 
I'm not cool right now
I'm as high as a fool, 
I'm outta sight now


#空想
勢必要時時刻刻告訴自己,現在的一切其實美好極了,
因為還能感到幸福,感到希望,感到陽光。
在被人遺忘的小記憶裡有許多被人遺忘的多愁善感。
我的這兒總是一個悲哀的夢。




抄字#10


2013/6/10///

西蒙波娃:越洋情書

#1
信34 1947年9月28日

現在感覺好多了,我的意思是說,不想哭了,心中充滿了我們之間甜蜜和溫存的愛,而不是被離愁別恨壓垮。
是的,正如你所說:我們很幸福,因為如此相愛。
我的心又年輕了,我是多麼幸福。因為有你,我感到幸福,我感到痛苦,像個15歲的少女。
這是青春,既痛苦又幸福的青春。這是你給予我的許多美麗的禮物之一

#2
信35 1947年10月3日
卡謬很友好,人很好,他也是一個很有意思,但很難相處的人。
每當他對自己寫的書不滿意時,他很傲慢;
現在他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倒變得很謙虛、誠懇,很有趣。
你不狹隘、扭曲,而是那麼大度真誠,在跟你一起生活後我對這些人的狹隘、扭曲的一面極為敏感。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讀後文#2 太宰治:斜陽

2013/6/7///太宰治:斜陽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有著濃厚的虛無感,
尤其是在讀到母親的死去與弟弟的遺書時,好幾次眼淚都快掉下來。
對生命的虛無,在戰爭與階級的變亂下讓人的存在顯得更加似有似無。真的是這樣啊!
去年!什麼也沒有!前年也什麼都沒有!
 這之前,更是什麼都沒有! 

 如此有趣的詩刊載在戰爭結束後某一份報紙上。
 真的!現在回想起來,戰爭時確實曾經發生過各式各樣的事,
 可是即使如此,還是覺得就像「什麼也沒有」一樣。』-p.48

我一直很喜歡一本小說能將文字散發出極度生動的孤獨感與不安躁動,斜陽這本真的好喜歡。
姊姊和子與直治都是一直努力地在跟寂寞戰鬥,或該說是努力地在社會的道德觀底下和諧生活吧,
但和子與直治的最終結果還是逃不出這巨大的世俗期許,
即使和子成功達到了她的目的,擁有了有婦之夫上原先生的孩子。


對我而言姊姊就像是為愛而生為愛而和全世界奮不顧身地拼命著

有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軍人對和子的好。
他們的互動其實相當一般,我只要想到他們兩個眼神交流的那部份就讓我莫名其妙地感到相當感動,
這種感動是很平靜的,淡淡的,因為沒能有什麼結果而就斷然結束,更讓我的內心受到巨大衝擊。

而我想這都是因為吧,愛讓我們對陌生人釋出善意愛讓我們對生活擁有友好

和子對愛的理念跟母親很像,文字中描繪母親的死是非常平淡的,
但也因為這樣讓我能深刻感受到母親的美麗,以及死亡的溫馨與平靜(而非躁動與恐怖);
對照直治的,直治選擇了自殺,雖然同樣也是接受了死亡,但直治卻是不得不擁抱死亡。
另外我相當喜歡上原先生,不修邊幅,飲酒作樂,不願受社會影響,討厭所有世俗給的標籤。
而這讓我不禁想著:上原先生有活出自我嗎?還是只是「像活出自我般」的活著呢?他是醜陋地苟活著嗎?
有時都會覺得上原先生將生命揮灑地很極致(對於我而言),他沒有什麼好眷戀的,對社會世俗的禮教也不理睬,
總是隨興地飲酒作樂(像極了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
『比起「作一番大事業」,以「不要命」的心情,過著所謂傷風敗德的生活,
 或許更應該受到後世人的們的景仰。
 犧牲者,道德過渡期的犧牲者,你、我或許都是這樣的人吧?』 -p.193

直治跟上原先生其實很像,
然而直治明顯多了青年人對愛的慾望與渴望,以及對金錢的與好工作好成就的冀望。
直治因為這樣選擇自殺,而上原先生則鄙棄這些選擇似死似生地活著


我很喜歡太宰治將死亡與孤獨感勾勒的這麼生動又獨一無二,破壞思想與反道德也讓我猶感深切。
其實書中每一個小人物身上都帶出了不同/相同的內心狀況和背景(戰後,貴族沒落,八股道德箝制)

他們的情緒與狀況都是極度真實地上演在我們現今人的生活中。

「等待,等待,啊!人類的生活裡有喜、怒、哀、樂與瞋恨等各式各樣的感情,
 可是這一切真的只佔人們生活裡極小的部分,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感情,
 而其他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只是在等待中過日子,不是嗎?」-p.114

放上波蘭斯基的小短片,是剛好昨天在林蔚昀臉書上看到,
害羞地跟她討論一小下下,她提到了覺得像波蘭版的等待果陀
是呀!我們人很多時候做的事其實都是在消磨時間阿,
然後等待個什麼東西出現吧(至於到底是在等待什麼也無所得知吧)。
註:荒謬與真實,孤獨與單一個體


抄字
#1:喜歡夏天的花,就會在夏季死亡,這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覺得玫瑰花比較漂亮!而且玫瑰花是一年四季都開花的,照你這麼說起來,
  喜歡玫瑰花的人是不是得春天死一次、夏天死一次、秋天死一次、冬天再死一次,
  非得死個四次才行嗎?

#2無論如何、再也活不下去的孤獨、寂寞,是否就是所謂的「不安」的情感?
 胸口滿是淒風苦雨,然後一瞬間、快速移動著的白雲相繼飄過夕陽染紅的天空,
 我的心臟好像時而被揪緊,時而放鬆,脈搏時而停滯,呼吸變得稀薄,眼前一片黑,
 全身的力量瞬間從指間流失,再也沒辦法繼續編織了。 -p.67


#3
可是讓我感覺痛苦的並不是這些是,而是我很害怕,害怕清清楚楚感覺自己的生命會被葬在如此的日常生活裡,
 有如芭蕉葉不必散落一地,就會府爛般,我也會站著,自然而然的枯槁而死。 -p.97


#4
突然想起之前曾在法國小說中讀到的詞句:
  一股無法言喻、無邊無際的寂寞心情忽地湧現心頭,
 望向窗外,沐浴在正午陽光中的海洋,好像剝離的碎片般,發出燦爛奪目的五彩亮光。 -p.103


#5自己是如此愛慕你,只要想到這或許並不算戀情,就非常的孤獨寂寞,忍不住啜泣起來。
 
 你和別的男人完全不一樣,我可不像「海鷗」一書裡的妮娜般,只是愛上作家,自己是不會那麼迷戀小說家的。
 如果你以為我只是所謂的「文學少女」之類的話,會叫我徬徨不知所措:因為,我好希望能夠為你生個小孩。 -p.105


#6既沒有憧憬革命,連戀愛也不懂,過去社會上的大人們都教我們,革命與戀愛是人間最愚蠢、最可惡的兩件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戰爭時,我們都對這一句話深信不疑,然而戰敗之後,我們卻變得不在相信社會上的大人們了,
 因為發現事實上真正的生存之道恰好與這些人所說的道理相反,革命與戀愛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p.133


#7所謂的幸福感,是否像是墜落到痛苦的深淵,突然發現有如沙金般閃著微弱像光的光源呢? p.143


#8就好像人有生存的權利依樣,人也應該有死亡的權利才對呀! -p.175


#9很難讓「我」這一根小草繼續活在這社會的空氣與陽光下了,
  即使想活下去,可是就是欠缺一點什麼,就是有一點不足,
 其實可以活到今天,
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 -p.176


#10我就算是在玩,也一點兒都不快樂,或許是一個「快樂無能者」罷了。 -p.179


#11到頭來,我的死是自然死,因為然只有思想是永垂不朽,永遠不死的。 -p.190



補充:太宰治自殺實錄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抄字#9

2013/6/6///
#1

「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2

「如果你勇敢,你就是自由。」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音樂字條#2

2013/6/5///
#1
Lights & Motion-Home
我們就別說話吧,只打開耳朵打開心,要努力抓住所有輕易在瞬間消逝的美好感受。
喜愛在夜晚騎著我的小Mini粉紅噗,沒有目的地的跟自己兜風,
因為單單一陣涼風,一個閃燈,一台快速呼嘯而過的機車,
在邊享受著夏日清涼晚風之餘,耳機裡播送出來的音樂更加生動,更加觸人心弦。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抄字#8

2013/6/3///
#1
當大多數人都瘋狂熱鬧於某一事物的時候,
記住
永遠對這個世界保持一定距離,冷靜的觀察,
這個距離可以讓你不那麼快陷入漩渦之中而能比別人多認清一些事情樣貌。
-- 張大春

#2西蒙波娃 越洋情書
信17 1947年6月24日
我累死了,昨晚睡得太晚,現在在床上,要睡覺了,但再寫一兩個字就好。
寫什麼內容我不管,我就是喜歡給你寫信。
這是ㄧ種有形的感覺,當我寫信的時候,我的手指能感覺到我對你的愛。

當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僅僅是頭腦),能體要到你的愛時,這是ㄧ種很好的感覺。
寫信沒有接吻那麼美妙,有點乾巴巴﹑寂寞﹑悲哀,但我別無選擇。
所以,我現在什麼都寫,傻事也寫,就是不想跟你說再見。
其實在各種情況下,經常是在沒有任何特殊的情況下,我總想到你。
你日日夜夜和我生活在一起。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電影字條#2

2013/6/1///
#1 Say It with Flowers
#2 2 or 3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Jean-Luc Godard from France)
#3 Vivre Sa Vie (Jean-Luc Godard from France)(隨心所欲)
#4 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
#5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6 Unse La Soare e Frig (Where It is Cold in the Sun)
#7 Un Bonheur Si Fragile (France)(幸福如此脆弱)
#8 Fire Eater (Finland)
#9 Lotus (Netherlands)
#10 Boy Meets Girl (Leos Carax)
#11 Mauvais Sang (Leos Carax)
#12 Something in The Air (France)(五月風暴)
#13 Coeurs (Alain Resnais from France)(心之歸屬)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複體#1



2013/6/1///#3


抄字
#1用進所有青春,幻想你的好跟真
#2我對你的愛安靜的像太空
#3你怎麼可以安心的睡著
 你怎麼可以安心的走掉




音樂字條#
Michael Bublé - Home

And I’ve been keeping all the letters that I wrote to you
Each one a line or two

“I’m fine baby, how are you?”

Well I would send them but I know that it’s just not enough

My words were cold and flatAnd you deserve more than that


我一直留著所有那些我所寫給你的信
每封都有著一行或兩行的問候
寶貝,我很好,而你好嗎

我會將信寄送出去,而我知道那仍就不足夠
我對你的情與意不是白紙黑字所能傳送

而你值得更多

And I feel just like I’m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It’s like I just stepped outside
When everything was going right

And I know just why you could not

Come along with me

This was not your dream

But you always believed in me

我感受得到我生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當一切進行的美好順利

我卻像站在我自身世界的外頭

我知道你為什麼無法與我同行

只因一切不是你所奔逐的夢

而你卻總是這樣的相信我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空想#21


2013/5/30///


#1
原來愛總是在它的反面悄悄進行著

#2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

#3
就讓纖細荒謬的感官事物這樣平凡下去吧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空想#20



2013/5/30///是ㄧ個夏老虎發嘯不已的可惡熱日
#1
寫詩/葉青
把世界溶解成
心裡的人
想要的樣子

#2

沒有來得及趕上的那個年代,與革命。

#3

把我畢生所有寫過的字說過的話通通丟棄再組合都是「我愛你」三個字。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抄字#7



2013/5/18///
『我可以愛南方島嶼那幅滿天的星空,
 
愛我的家人和我的狗。
 
但是,對於感情上的「愛戀」這件事,

 我卻想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抄字#6



2013/5/10//生日後的第四日

一旦作出了荒謬的結論並願意接受這樣的人生,
人就會發現意識是世界上最難把持的東西。
所有的狀況幾乎都在跟它作對。事關如何在一個分崩離析的世界裏保持清醒。

人於是發現,即使沒有了上帝,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如何解決心理上的混亂

(荒謬的作用實際上只會對精神和物質世界的形而上層面造成混亂)並得到內心的平靜。
他會發現未曾經過嚴格訓練,不知如何與外界取得協調的話,內心就不可能獲致平靜。
所以要去建立的,是塵世生活規範。

卡謬《卡謬札記:卷二》


書屑copybook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空想#19




2013/5/8///廢話一篇

謝謝那些喜歡我的人,千言萬語都無法表述這非比尋常的性情的溫柔。在這世界,還有什麼能夠比「愛」更重要?
最後想要謝謝說是我的小粉絲的某些人。 最後想要謝謝說是我的小粉絲的某些人。最後想要謝謝說是我的小粉絲的某些人。
謝謝你們覺得我擁有美好特質,這讓我覺得自己生在這世界絕非無意義,
金錢權力與名聲都不過是虛擬世界下所建立的幻想慾望。
金錢權力與名聲都不過是虛擬世界下所建立的幻想慾望。
其實我沒有什麼迷人之處,卻能讓這些人喜愛,


現在,這一刻,想在這兒說些感性的話。


讓原本認為自己是浪費世界糧食如垃圾的我,漸漸體會到愛與真善美。
總是能夠這樣默默看著我,關心我,
總是可以這樣觸碰我內在層面的一切,對我而言你們真的都是最獨一無二的。

我是真的在活著,努力地體會所有苦痛與幸福。

我不知道我還有留有能讓人喜愛欣賞的東西,但謝謝你們讓我知道,其實我有的。
謝謝,謝謝。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空想#18


2013/5/6///自剖文
不知道該怎麼起頭描述我接下來所要說的,
因為這不單單只是困擾了我的身與心,
它確實活像顆腫瘤般那樣,卡在那兒,佔據了我的整個人,
它的難以啟齒讓我無法足一清楚表達它的一切。
我無從得知這想法從哪裡生根,我所謂的「它」。
也就是說,我自然是無法斷語它的結束。

讓我暫且用「它」來代表這顆腫瘤,
深刻地來說,這顆腫瘤是心靈上的,思想層面的,

而後逐一擴散至我整個身體,嚴重地解釋就是進而控制住了我這一整個「人」。
無一處倖免。

起初它大概只是改變了我看這世界的角度,從「主我」進而最後變成「超我」;
接著,又因為近年來所發生的種種天災與人禍,以及數不清到底有多少樁不仁不義的苦難恐怖事件,
每一個因素都使我的纖細與脆弱再度掀起一波心志上的戰亂。
甚而,文學上的瞭解與摸索讓我的思想引起了巨大改變,不管是台灣的陳映真、張愛玲,還是日本的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黑澤明、大島渚,或是歐美的愛默生、梭羅、愛倫坡、傑克倫敦、卡謬、卡夫卡、西蒙波娃,
還有在麥卡錫小說中所講得
HeroismAnti-Heroism
再搭配著蝙蝠俠、特種部隊、變型金剛,與鋼鐵人這些美國英雄主義。
所有的所有都直接影響了我全部的觀感,造就了我現在的看法。

我再試著猜想,壓倒我身心劇烈變質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是那些系上的女性朋友,
她們讓我清楚瞭解原來這就是我所真正冀望接受與想要正面迎戰的理想。

簡單地講,若需我死,以成就這世界社會一小小點的改變,以駛近美好,
我不假思索地說:我願我死。

也許別人覺得我過度敏感,認為我盡做些天馬行空的幻想,
可我確實被「它」深深困擾著,好幾次我都無法安穩入睡。
每天都想著到底我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事,到底我能真的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全人類,到底何事何物是真的值得拼命甚至見血也再所不惜。

夜深了,這是我說不出口的話,也只有打出來我才能盡情發洩。
我知道,我會被嘲笑,被當作白痴般叫罵著我的不自量力。
可我真的好難受,每次想著想著總是無法自拔地啜哭。

這是道難解的題目,直到死亡。

空想#17



2013/5/6///誕生日

我的缺陷是我賴以為生的光、空氣、水。

謝謝你們,讓我活得精采,活得動人。
二十二歲了,扣除在大學走過的四年光景,
那個時候的我正值成年與未成年的曖昧交界。

日子過得好快啊

生日快樂,我對自己說。
一定一定要更努力地活著,更努力地為這世界創造美好與和諧。
一定,要努力地這麼奮鬥著。

直到灑遍這世界。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空想#16


2013/5/3///即將凌晨一點中聽著Lana Del Rey:Young and Beautiful

我被巨大的黑籠子緊緊壓制,無從得知身體的高度,
你從外頭問了我一個聽似極其簡單,
於我而言卻是無疑最﹑最﹑最殘酷的問題。

「你阿,身高多少公分?」


 我這樣回:
「這籠子該多高我就多高。」


「不想跳出這框架嗎?」


「想,可我無力再去想。」



偶爾會從籠子的縫隙中瞥見一小抹微光,閃了數秒鐘後,

眼睛遲遲不敢眨下去,深怕這只是自己的幻覺,
等到真正醒來後,我發現它真的存在,
無奈微光忽地消失,
只剩視覺暫留下的小黑點停在那兒。

我開始不經意地等待這微乎其微的光芒,期待它再一次跳過眼角,

我是這麼不厭其煩地反覆著失望又希望﹑希望又失望的二元論,
搞得原本已極度稀薄的空氣又更加稀薄。
好難呼吸,好難喘氣,
一切的一切都是這麼的艱深﹑難以運作。

但它確實給予了我想像,與冀望。


可我真的,倦了遊走在脆弱與潰敗之間。

這個極限地帶讓我好累。
當我過了這個極限,
下一個未知的極限像是計畫好似的在某處等待我去擁抱,
儘管我冷漠地回以熱情。
我沒有說不的資格,因為我早已陷進去了,陷在這混頓不完美世界裡。

我生在這樣一個世界裡,

有著這樣一個不可抗拒的使命,
我是這樣一個可悲可泣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