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時期的我,對於政治很不瞭解,只曉得台灣政治環境很明顯顏色對立。是當了大學生後,進入了小型社會,認識了許多人,看到更多現實面,我才瞭解到,我非常需要知道政治。最重要的是,覺得自己該為這社會這國家盡一分力。
我沒辦法像臉書上那些能將自己政治理念或選後心得發表的這麼學術與專業與有邏輯。簡單地說,對於這次選舉,老實說我很中間派,起初還算是認同馬英九的,可我最後仍是偏向了小英。(不知道這跟我偶像還有我喜歡的對象都是綠有沒有關係阿哈哈)
我認為,蔡英文看到了也聽見了市井小名與弱勢民眾們的聲音與身影。台灣需要除了在大遠景的期盼下,更要在不安動盪中穩定小老百姓的生活生計。馬英九當選,我覺得他最需要的是閱聽與收納底層人民的聲音,不可以一味只顧大政客與企業家。毫無疑問地,他需要向蔡英文好好學習這一點。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波、歐洲局勢動盪不安以及全球金融風暴下,台灣確實在不安中求得生存。這點不能否認馬英九有維護到台灣,他沒有完全無能或沒政績。只是,這樣確實是不夠的,因為台灣最終仍要回歸到一個個小老百姓們的民生生計和正義環保。我的意思是,在期盼達成大遠景之於(例如當初發放消費券是想穩定在全球不安動盪下的台灣,促進民生消費以活絡經濟),是不是更要關心更要照顧我們這些無權無實力的底民們,像:青年就業﹑育兒津貼﹑農民補助以及弱勢團體與中低收入戶救助,更甚者的是,全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打擊搶劫、詐騙、掠奪、性侵、強暴、殺人)。還有一點,環保議題我非常重視,東海岸開發也是,這點我會比較主觀,因為我不喜歡為了促進經濟而毀了我們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然之美,所以我無法比較客觀地多方面思考。然而,對於馬英九我最想要說的是,中央政策固然重要,但地方政策呢?地方人民呢?我們不可治標不治本。
蔡英文沒有非常實質的執政經驗,老實說,她給我的感覺是,她對於一切,對於她所說的政見,都還在摸索中。她的政策理念很好,真的很棒。不過還是要客觀一點地想,把話說出口,相對於將政績做出來,這總是比較簡單的。蔡英文可以從地方政府開始做起再慢慢進而到中央政府,我個人覺得如此一來,她的實力與能力絕對會比馬英九還要強,而且給她四年絕對不容小覷。
而馬英九,給了他四年,說不上不好,但也沒多好。我再一次努力地去客觀思考,我們不能只看一個小小的台灣的內部的好與壞,我們要從各個不同立腳點去評估。在阿扁執政八年後所留下的簍子與全球動盪不安的局勢下,政績這樣算還差強人意。只是,沒有人會安於現況,尤其是小百姓們,而我就是。因為底層人民無法感受出生活變美好,因為生活照樣痛苦照樣辛苦,人民肚子裡的苦依舊伸張不出來。這是我比較主觀地對馬英九感到很氣餒。但客觀點就是不能否認他有做到在不安中努力穩定台灣局勢。
不管怎樣,未來的四年已經知曉託付給誰。馬英九需要改善的也真的太多太多,若可以採納蔡英文的政見,把大眾人民的心聲聽進去之外,還要真的去行動,不要懦弱只當個傀儡,也不要只會打出清廉不貪腐的口號,更不要過於跨張地只注重兩岸經濟交流。多想想人民口中的自由與正義、多聽聽農民與漁民們的口中所訴的苦,多看看不同地方分區上的底民們怎麼面對每一天。政客是政客,大企業家也只是他們大企業家,而我們底民的心聲始終就是那樣子而已,始終就是為了彼此的美好而想緊緊環繞共存台灣而已。
我還是願意對台灣、對政治充滿希望。
因為,我絕對不會對台灣失望的,我也絕對不會對政治喪失信心的。我有權利參與以及監督,這是我的權利,身為一位台灣人的權利。如果選擇對台灣失望、對政治沒信心,那我們就是選擇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我還活著,還需要生活,台灣也還在我腳下。
另外我想再吐一下苦水,是讓我最近常感到憤怒感慨的三件事。
一:土地徵收,以及農地農村將不再存在的情況。
二:自以為伸張正義,卻是實質的扭曲正義。
(正義是不需要故意說,故意表現。對於一位言論不當、價值觀錯亂、嚴重自我北部意識而汙辱中南部人的女士而進行瘋狂人肉搜索,這種圍剿並不正義)。
三:台灣媒體根深柢固的嗜血價值觀與難以改變的閱聽人習性。
這裡是google+,我比較敢講出自己心聲。
畢竟我還太淺,對很多事都還太無知,只能盡量客觀地左右兩邊都去思考,雖然還是有些點會被主觀凌駕之上。我也不太擅長辯議或甚至吵架。所以拜託看到了如果想要抨擊我的言論也不要口氣太衝太兇嗚嗚。
收合這則訊息
我沒辦法像臉書上那些能將自己政治理念或選後心得發表的這麼學術與專業與有邏輯。簡單地說,對於這次選舉,老實說我很中間派,起初還算是認同馬英九的,可我最後仍是偏向了小英。(不知道這跟我偶像還有我喜歡的對象都是綠有沒有關係阿哈哈)
我認為,蔡英文看到了也聽見了市井小名與弱勢民眾們的聲音與身影。台灣需要除了在大遠景的期盼下,更要在不安動盪中穩定小老百姓的生活生計。馬英九當選,我覺得他最需要的是閱聽與收納底層人民的聲音,不可以一味只顧大政客與企業家。毫無疑問地,他需要向蔡英文好好學習這一點。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波、歐洲局勢動盪不安以及全球金融風暴下,台灣確實在不安中求得生存。這點不能否認馬英九有維護到台灣,他沒有完全無能或沒政績。只是,這樣確實是不夠的,因為台灣最終仍要回歸到一個個小老百姓們的民生生計和正義環保。我的意思是,在期盼達成大遠景之於(例如當初發放消費券是想穩定在全球不安動盪下的台灣,促進民生消費以活絡經濟),是不是更要關心更要照顧我們這些無權無實力的底民們,像:青年就業﹑育兒津貼﹑農民補助以及弱勢團體與中低收入戶救助,更甚者的是,全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打擊搶劫、詐騙、掠奪、性侵、強暴、殺人)。還有一點,環保議題我非常重視,東海岸開發也是,這點我會比較主觀,因為我不喜歡為了促進經濟而毀了我們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然之美,所以我無法比較客觀地多方面思考。然而,對於馬英九我最想要說的是,中央政策固然重要,但地方政策呢?地方人民呢?我們不可治標不治本。
蔡英文沒有非常實質的執政經驗,老實說,她給我的感覺是,她對於一切,對於她所說的政見,都還在摸索中。她的政策理念很好,真的很棒。不過還是要客觀一點地想,把話說出口,相對於將政績做出來,這總是比較簡單的。蔡英文可以從地方政府開始做起再慢慢進而到中央政府,我個人覺得如此一來,她的實力與能力絕對會比馬英九還要強,而且給她四年絕對不容小覷。
而馬英九,給了他四年,說不上不好,但也沒多好。我再一次努力地去客觀思考,我們不能只看一個小小的台灣的內部的好與壞,我們要從各個不同立腳點去評估。在阿扁執政八年後所留下的簍子與全球動盪不安的局勢下,政績這樣算還差強人意。只是,沒有人會安於現況,尤其是小百姓們,而我就是。因為底層人民無法感受出生活變美好,因為生活照樣痛苦照樣辛苦,人民肚子裡的苦依舊伸張不出來。這是我比較主觀地對馬英九感到很氣餒。但客觀點就是不能否認他有做到在不安中努力穩定台灣局勢。
不管怎樣,未來的四年已經知曉託付給誰。馬英九需要改善的也真的太多太多,若可以採納蔡英文的政見,把大眾人民的心聲聽進去之外,還要真的去行動,不要懦弱只當個傀儡,也不要只會打出清廉不貪腐的口號,更不要過於跨張地只注重兩岸經濟交流。多想想人民口中的自由與正義、多聽聽農民與漁民們的口中所訴的苦,多看看不同地方分區上的底民們怎麼面對每一天。政客是政客,大企業家也只是他們大企業家,而我們底民的心聲始終就是那樣子而已,始終就是為了彼此的美好而想緊緊環繞共存台灣而已。
我還是願意對台灣、對政治充滿希望。
因為,我絕對不會對台灣失望的,我也絕對不會對政治喪失信心的。我有權利參與以及監督,這是我的權利,身為一位台灣人的權利。如果選擇對台灣失望、對政治沒信心,那我們就是選擇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我還活著,還需要生活,台灣也還在我腳下。
另外我想再吐一下苦水,是讓我最近常感到憤怒感慨的三件事。
一:土地徵收,以及農地農村將不再存在的情況。
二:自以為伸張正義,卻是實質的扭曲正義。
(正義是不需要故意說,故意表現。對於一位言論不當、價值觀錯亂、嚴重自我北部意識而汙辱中南部人的女士而進行瘋狂人肉搜索,這種圍剿並不正義)。
三:台灣媒體根深柢固的嗜血價值觀與難以改變的閱聽人習性。
這裡是google+,我比較敢講出自己心聲。
畢竟我還太淺,對很多事都還太無知,只能盡量客觀地左右兩邊都去思考,雖然還是有些點會被主觀凌駕之上。我也不太擅長辯議或甚至吵架。所以拜託看到了如果想要抨擊我的言論也不要口氣太衝太兇嗚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